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水下探秘土司王城:发现水稻田窑址等人类遗迹

2016-01-12 09:33:54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编辑:万姗姗]字体:【  
南宋绍兴五年以后土司遗存的基本情况日渐清晰,但是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彭氏土司遗存在哪?是什么情况?仍疑问重重。

发现彭士愁庙

和溪州铜柱原址

考古队在走访调查中,从当地老人口中得知,水下原有一座彭士愁庙。声呐扫描和水下拖曳成像调查发现,在水深57米处,彭士愁庙的残墙仍在,印证了当地老人的口述。由于潜水只能下到35米深的地方,潜水员无法掌握更为具体的情况。溪州铜柱原址平地经水下测量,仅存约100平方米。潜水员在挡土墙中,还发现了宋代青瓷残片。

通过水下考古调查,基本确认会溪坪水下有水稻田、建筑址、窑址、挡土墙等人类生产生活中留下来的遗迹。从水温、水质情况分析,在水位达到每年最低水位时,可以进行水下考古发掘作业。不过,何时启动水下考古发掘,还要进行专家论证,要等待国家文物局批准。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认为,土司遗存水下考古工作,不仅丰富了土司考古的内涵,而且这种将水下考古与陆地考古结合的方式,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我省水下文化遗产的特点,摸索出的一种内河水下考古工作的新模式。

非遗精品

竞买成交

近130万元

湖南日报1月11日讯(记者 李国斌)1月9日下午在联合利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精品竞买会”上,色彩层次丰富、针法细腻的清代桃源刺绣《狮王》以17.6万元成交。此次竞买会总成交额达129.6万元。

本次竞买会,共推出251件非遗精品,分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桃源刺绣与木雕精品,主要以清代与民国时期的桃源老刺绣与木雕为主;第二大板块重点推出湘西土家织锦代表人物“刘氏三姐妹”的经典作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大炮晚年湘西蜡染佳作;第三大板块为湘西神木金丝楠精品。

竞买会吸引了100多位来自银行、商会、收藏协会的投资者、收藏家参与。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烈举牌,共有97件作品成交,总成交额129.6万元。

省文化厅非遗保护处处长陈友材表示,许多非遗的市场价值还没有挖掘出来,竞买会将让非遗产品得到社会认同,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新闻链接

永州发现汉南平城故址

五里坪古墓群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城东北,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墓群。墓群南侧不到1公里处即为汉南平城故址。

2015年,为配合湖南德晟纺织服装工业园项目的建设,对项目建设用地范围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汉至魏晋时期墓葬20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

发掘中,在五里坪墓群标号M67墓中发现“南平”铭文砖,且该墓有“永元四年”纪年铭文砖。永元是东汉和帝年号,永元四年为公元92年。

此次考古发掘负责人陈斌说,“南平”铭文砖的出现,为南平古城设立和使用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考古依据,也说明南平古城从设立到东汉一直都在沿用。

常德发现明代

荣王府侍从人员墓群

明代荣王府义官墓群位于常德市区穿紫河东岸、七里桥北部、丹阳路西侧的原常德科技学校内。共发掘明代墓葬10座,出土了瓷器、金银器、买地券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标号为M1的墓,是该墓群规模最大的一座。墓中出土的买地券记载,墓主为“宋公贵”,于嘉靖四十四年下葬。宋贵其人,于常德地方志中有明文记载,为明代荣王府内承奉司右承奉。

据介绍,这是常德市目前发现最大、保存最好、墓葬形制最完整的明代义官墓群。墓主均为明代常德荣王府内的侍从人员。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明代藩王制度和明代荣王家族历史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据悉,明代第一代荣王为荣庄王朱祐枢,弘治四年(1491年)封、正德三年(1508年)就藩常德府。

罗城遗址真实身份被确定

201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岳阳屈原管理区罗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小规模发掘。

发掘结果表明,罗城遗址内虽然存在春秋时期的遗存,但城址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汉六朝时期城址继续沿用,但范围大幅缩小;六朝时期利用战国古城的东、南城墙兴建了一个包含东西两个并列城圈的小城。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称,这说明罗城遗址并不是所谓的“罗子国”都城,而是一处战国时期的楚城,极有可能是出土简牍和文献记载中的“罗”县城遗址。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何赞